close

  中藥產業是我市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渝東北、渝東南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如何幫助這兩大區域的藥農提高藥材產量質量?昨日,市科技惠民計劃示範工程———重慶道地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提取和加工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工程正式啟動,計劃3年時間在渝東南、渝東北建立30萬畝中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技術示範基地,精選適合這兩大區域大面積種植的12種中藥材品種和34項規範化種植技術,以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和品質。
  投資1200萬元啟動18個項目
  重慶道地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提取和加工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工程,是我市首批啟動的5個科技惠民計劃示範工程之一,由市科委策劃組織,市中藥研究院牽頭承擔,市藥物種植研究所、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太極集團等20餘家院校和企業參與實施,總投資1200萬元,其中市財政科技經費投入420萬元,共支持項目(課題)18項。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18個項目(包含課題)囊括雲陽、開縣、奉節、秀山、黔江等多個渝東南、渝東北區縣,比如在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平臺及應用示範項目中,包含了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槐米良種及規範化種植技術集成示範基地建設和前胡規範化種植技術集成示範基地建設3個課題。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渝東南、渝東北是我市中藥種植最集中的兩大區域,其中藥產業生態型、道地性的特征與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兩大功能區的發展定位高度吻合,啟動實施這一示範工程,將重點推動這兩大區域中藥產業的發展。
  精選12種藥材和34項優質技術
  那麼,實施這一示範工程,對兩大功能區的中藥產業有何具體幫助呢?能不能幫藥農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市中藥研究院副院長、示範工程技術負責人李隆雲介紹,一直以來,我市中藥產業存在品種良莠不齊、種植技術研究零散、技術推廣不暢、產業綜合效益低等突出問題,結合我市中藥材良種培育、種植技術研究方面的良好基礎,精心遴選了適合渝東北、渝東南區域大面積種植推廣的前胡、金銀花、木香、淫羊藿、虎杖、白芷、槐米等12種中藥材品種,以及34項規範化種植技術,比如施培技術、防病蟲害技術等,“這些良種和先進技術的推廣,一般可以幫藥農提高20%~30%的產量,質量上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李隆雲打了個比方,有時同一廠家、同一品名的同一種藥品,甚至同一盒藥品中的兩個藥片,療效都可能不同,“主要就是因為作為原料的中藥材品種以及種植技術有優劣,原材料的參差不齊,導致了藥品質量的高低和穩定性。”
  此外,該示範工程還要在秀山、雲陽、巫山、黔江等區縣建立中藥材高效優質種植技術示範基地30萬畝,並對藥農們進行不定期培訓,讓他們在種植藥材時採取規範化種植,以進一步提高中藥材產量和品質。
  重慶晚報記者 張水紅  (原標題:30萬畝高效優質中藥材科技惠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g22hgufm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